印度的古典语言。佛教称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,因此称其为梵语/梵文。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,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-伊朗语族的印度-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,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,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。 梵语是现今印度国家法定的22种官方语言之一,但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语言,2001年仅有1.4万人掌握该语言,是印度官方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,梵语与拉丁文一样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活化石。 梵文现状 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作为活语言并没有完全灭绝,梵文及梵语是现今印度23种官方文字及官方语言之一,直至二十世纪初梵文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,在印度有数份用梵文出版的报章和杂志,199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有49,736 人,196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194,433人。
梵文翻译是sanskrit。梵语是一种古印度语言,是印欧语系的印度,伊朗语族的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,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,和拉丁语一样,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。 梵语的概括 在中国或日本称古代的印度语言为梵语的原因,是根据印度的传统,因为印度人认为此种语言是梵天所创造的,所以将此语言称为梵语,广义的梵文是指古代代印度,阿利安全体来说,狭义的是指古代印度,阿利安语中,属于新层之古典梵语。 佛教徒使用的语言中,巴利语是属于中期的阿利安语,是记载南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或注疏等的语言,形态是介于古典梵语与俗语之间,因此,若要正确的解读大乘经典,有关这种佛教溷淆梵语的知识,是有学习的必要。